4月21日,西部物流园铁路中心站,26岁的周智勇照往常一样登上中欧班列(重庆),他将把这列车开到广元西,并交接到兰州铁路局司机手上。在广元西休息6小时后,周智勇又将回渝的中欧班列(重庆)接回兴隆场。这位年轻的火车司机略带骄傲地说,从大学毕业起,自己就和中欧班列(重庆)打交道,也是随着中欧班列(重庆)成长起来的。
成长——这个听上去就充满活力的词汇显然也属于中欧班列(重庆),运营7年来,班列数量,货物品类、运营支线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牵引着它的起点站西部物流园成为了重庆陆上开放中心,南向通道、渝满俄、渝甬等多条多式联运通道开创了重庆内陆开放的新版图。
丝路哥可没有喜新厌旧哦,在哥心里,虽然园区始发的陆上通道越来越多,且纷纷交出了抢眼的成绩单,西向通道中欧班列(重庆)的地位那也是不容动摇的:2018年第一季度,中欧班列(重庆)已开行187班(去程95班,回程92班),开行频率约2班/天,率先实现双向对开,成为全国市场化运营程度最高的中欧班列,依托它的成功运营,重庆与欧洲之间的贸易管道也越来越通畅。
现在,中欧班列(重庆)货源不只局限于重庆,主要货源来自西南、华东、华南地区,国内其他地区以及日韩、新加坡、越南等地也有出货。
按比例来算,重庆及西南周边地区货源约占50%,其他地区约占50%;主要货物品类涵盖了笔电产品、整车及零部件、通讯设备、机械、汽配、服装、小家电、化工品、食品、冷链、医药及医药器械等数十个大类。
中欧班列(重庆)的开行,不仅为西部内陆地区打通了一条直达欧洲的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也为园区乃至整个重庆带来了开放的机遇,目前它还出现这些新操作,企图深挖更多开放效益,圈起来要考哦:
内活机制提功能01
完成重庆至阿拉木图“关铁通”实货测试,推动中欧班列数据交换与监管互认,率先在班列国内段途中实施安全智能锁监管,开创全路段运输国际邮包先河,助推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功能提升。
多向联结成枢纽2
通过多式联运,有效发挥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联结点优势,形成西部首条直连长江经济带的“铁水”国际联运战略通道,华东华南货品“改道”重庆“汇集”欧洲;以西部物流园为支点,通过无缝衔接南向通道铁海联运班列,构成构成欧亚大陆最短最便捷陆上贸易通道,沿线货物“借道”重庆“直达”全球80余个国家。
整合平台强效用3
整合重庆“1+2+7+7”国家级开放平台功能,实施贸易多元化试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加工贸易承接转移示范、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汽车平行进口试点等重大改革试点,在中欧贸易主通道的基础上复合更多功能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