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消费者已经习惯于接受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需求的不断提高,供应链管理者们在全球竞争中也不断面临新的挑战。
特别是汽车业,这个行业的生产具有高时效性的特点,生产经营必须改进,促进生产力,并满足需求。传统的供应链通常建立在单一的网络基础上,已经无法满足行业的服务需求。
供需平衡不断变化,而公司如果不能及时回应,就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过去的供应链模式为了满足今天的客户需求而垂死挣扎。头脑里武装了新技术思想的竞争们不断涌现,迫不及待地从“老牌”企业手中攫取市场份额。物流供应商如果无法满足全局可见性的期望,就会被时代无情地抛在后面。
现在各公司必须乐意去拥抱一个富有合作与协作精神的供应链,而不是封闭而独立的工厂。这种“宏观优化”方式将为他们提供速度与灵活性,足以在当今的市场中披荆斩棘,为全球的各种合作商提供成功的途径,为公司定位需求的来源,并为任何一个角落的客户提供服务与产品。
宏观优化就是要在多层次网络中寻求一切可能的机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公司必须寻找途径进入其他运货商、贸易伙伴、承运商和货运代理商的全球网络中。而且还需要一个集合所有数据的点,这样公司就能够在一个地方管理所有的交易等活动。
速度是关键
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亚马逊效应”,这个原因已经重新定义了客户对货运运输速度与可视性的预期。
对同日达送递的需求一直在增长,而这种期望开始渗透到B2B(企业到企业)行业中,比如汽车制造业。公司需要适应这种变化,修订供应链流程,加快送递速度。然而,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困境,尤其是在应对每月一次的动荡。
举例来说,在汽车制造商对工厂进行现代化改造的时候,国内零部件供应商的机会就会增加,因为公司更愿意尽可能高效地获得材料和产品 — 最理想的途径就是同一国采购。宏观优化是公司克服这种困境的关键方式,保证他们不管从哪里采购都能获得及时的运输和管理。
传统微观优化模式存在基本的效率限制,因为这种模式本身带有自己的顺序、速度和运输力。因此,想要并货或返航载货的机会非常有限。微观优化的结果是,物流团队平均绩效低下率平均达到4-10%。
而宏观优化为公司提供应付低效率的工具,帮助他们找到在全球贸易网络中合作的新机遇,还能鼓励资源共享,提高投资回报率。
联网的优势
举一个实际的例子,产能限制对运货商来说是一个日常问题,而缺乏运输力就可能对利润和客户满意度产生重大影响。
宏观优化能够帮助货运上以很小的运输共享运输力,不需要整个车辆,或空车行程。如果一个货运商总是从A地运输到B地而没有返程运输,而另一个货运商就可以利用返程中的空车。这两个货运商合作,要比独自合约运输走完整个行程都节省金钱,而且空英里数也会减少,这对火车经营商和环境都有好处。
通过宏观优化互相联网,货运商在跨区域运输中,将货物在某一点直接放进运输网络,这样能够节省时间和金钱,而且还方便了客户。如果货运商一直局限于自己的小天地内的话,这种联网就根本不可能。
因此宏观优化能够为公司有效提供各种机会,与全球合作商合作。这种资源共享可以提高投资回报率,创造更加高效的流程,满足竞争激烈的市场需求。
提倡全球贸易网络模式的公司就能获得更高水平的速率。宏观优化提供的速度和灵活性是公司利用全球贸易网络不断发展的竞争资产。
拥抱未来供应链优化优势,就意味着公司必须停止微观思考,并积极进行宏观思考。